众所周知,淮海战役是一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争奇迹。在这场战役中,先后有543万民工参加到支前队伍中,用彰显着人民伟力的小推车,为前线运来粮食,也运来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——来自大连的大炮弹。淮海战役结束后,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曾说:“华东的解放,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,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。”这个生产炮弹的工厂,就是我党组建的第一个大型军工联合企业——大连建新公司。
进军东北,布局军工。1945年,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苏联红军进驻包括大连在内的东北全境。由于大连具有近现代工业基础和海上运输的便利条件,具备建立大型军工生产基地的条件,经中央批准,1947年初,华东局派遣朱毅、吴屏周等60余名干部前往大连,与东北局、晋察冀局等共同筹划军工生产的方案。1947年1月,旅大地委军工生产委员会接收了原满洲化学株式会社、大华特殊炼钢厂、进和金属品制造厂、大连制罐厂等工厂。5月起,由我方兴建的制造炮弹的裕华工厂、制造引信的宏昌工厂和制造无烟药的大连化工分厂先后施工。
1947年7月,旅大地委军工生产委员会及所辖工厂改组为联合企业。为隐蔽保密,对外称大连建新公司(以下简称建新公司),由朱毅任总经理。建新公司的技术骨干主要来自新四军的军工骨干,同时也有大连地委动员的一批日侨技术人员。
在建新公司筹备和建设的过程中,我军在解放战争各战场上对炮弹的需求与日俱增。据不完全统计,1947年下半年,仅华东野战军就缴获了2300余门火炮,自制炮弹的任务刻不容缓。因此,建新公司创建之初,最紧急、最关键的任务是,抓紧制造满足大规模战役的大口径后膛炮弹,尽快结束我军只能制造小口径前膛炮弹的历史。
赶制炮弹,海运支前。为满足前线炮兵作战需要,建新公司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,建立起由各个环节组成的较为现代的炮弹生产线。虽然在制造炮弹方面比其他解放区有更有利的条件,但在生产过程中,仍遇到燃料、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设备等诸多方面的困难。
1947年9月23日,建新公司裕华工厂(炮弹厂)厂长吴屏周、副厂长刘振和宏昌工厂(引信厂)厂长吴运铎亲自进行炮弹爆炸试验。因为没有大炮试射,只能采用土办法试验。他们把要试验的炮弹放在事先布置好的地面上,引信上面压上重石块,用绳子拴在保险叉上,然后用绳索拉动保险叉,使引信撞针撞击引爆炮弹。在引爆第7发时未爆,当吴屏周、吴运铎一前一后走到未爆炮弹前察看原因时,炮弹突然爆炸。吴屏周当场牺牲,吴运铎身受重伤,经过多日抢救,奇迹般地活了过来。
建新公司的工人、技术人员及试验室分析员面对这些困难和危险,经过多次试验,终于取得珍贵的一手资料,至10月先后试制出合格的弹体、底火、、引信等。到年底,建新公司具备了月产1万发炮弹、1万个引信和3吨无烟药的能力。
1948年1月24日,建新公司成功试制75毫米山炮弹。为纪念这个日子,建新公司将这种自主生产的全装炮弹命名为124式炮弹,俗称“大炮弹”。这种全装钢质后膛炮弹,杀伤威力更大,受到前线官兵的好评。随着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,前方急需大量炮弹。建新公司全力投入弹药生产,其规模不断扩大。到1948年底,实际生产炮弹23万发,超额完成了计划。
在淮海战役中,建新公司制造的“大炮弹”发挥了巨大威力。1948年11月26日,中原野战军把黄维兵团的12万大军围困在双堆集地区。黄维兵团自恃拥有美式机械化装备,将所属火炮、坦克等布置在双堆集外围,形成一个环形火力防御网,坚守待援。然而,有了建新公司“大炮弹”的加持,华野特种兵纵队集中炮兵,对着双堆集一阵猛轰,很快就把这个“硬核桃”砸得稀碎。
在整个淮海战场,解放军共发射大连制造的炮弹20余万发,占淮海战役解放军发射炮弹总数的2/3还要多。面对我军排山倒海般的大口径炮火,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惊呼:“哪里来的那么多炮弹?”
规模最大,贡献巨大。建新公司成立初期,由旅大地委领导。1948年3月,建新公司改由东北局领导,并入东北军区军工部,对内称东北军工部第九办事处,对外仍称建新公司。1948年秋,建新公司又接收了五十一工厂、长兴工厂、光华电器厂及中华医药公司所属各厂。至1949年4月,经过调整后,建新公司共有6个厂,员工8000余人,成为当时人民军队规模最大、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军工联合企业。
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,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。同年6月28日,批示兵工生产以“保留必要者,提高质量,节省经费,以利恢复发展人民经济”为原则,逐步减少弹药生产,积极发展民品生产。建新公司所属各厂,除弹药、引信、无烟药等厂生产军品外,其他工厂开始由战时生产转向和平生产。1950年5月,全国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,建新公司奉命停止军工生产。12月,公司撤销建制,所属各厂分解为大连化工厂、大连特殊钢厂、大连重型机器厂、大连橡塑机厂等,划归东北工业部。至此,大连建新公司完成了历史使命。
在近4年的时间里,大连建新公司共生产炮弹50余万发、引信80余万个、底火60余万个、各种型号无烟药450余吨。此外,建新公司生产的冲压机、水压机等军工生产急需的机械,军事和经济建设用的铁丝、木板、锅炉等产品,作战急需的收发报机、电话等通信设备、药品,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及解放区各地,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。
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炮弹主要运送到山东解放区,供华东野战军使用。然而,大连到山东的陆路遭到军严密封锁。陆路堵死了,海路便是唯一途径。
为规避敌人的海上封锁,大连建新公司在运输炮弹过程中绕了个大弯:炮弹从建新公司黑嘴子码头秘密装上小汽船,小汽船先向东隐蔽航行,乘夜色绕过敌军军舰封锁线,转头直奔山东半岛。一天一夜后,炮弹被秘密运到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俚岛,那里有华野物资接收站,再由山东支前大军用成百上千辆小推车运往华东前线,由此构成了一条通往前线的保障运输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