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准备邀请的那位专家,阿康听说过,是一名经常出现在本地媒体上的房产评论员。他心里还有些激动——自己早就开始关注临平镇的房子了,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。
对于已经登台“估计1000次”的阿康来说,变装只用了不到10分钟。他躲在广场的舞台后,套上红色假发和金色衣裤,对着镜子描黑自己的眼眶,很快走出来工作。
广场上已经布满了十几家地产公司的宣传展板和展台,阿康要做的是在广场上即兴表演,吸引路过的人们,为活动增加人气,一刻也不能停歇,预计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。
事实上,除了完成工作,这个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还怀揣着一个很私人的目的,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房子。为此,他已经等待了好多年。
阿康的真名叫王康,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普通的农家。初中毕业时,因为无法负担学费,父亲决定让他辍学,把继续读书的机会留给他的两个姐姐。
“也没什么的呀,反正我念书念得不好。”阿康说起往事,并没有表现出丝毫遗憾。他跟着铁匠父亲进入一家生产打气筒的工厂,每天要做的,就是把气筒中的某个零部件放在冲床上加工,使其成型。
由于工厂发放的是计件工资,16岁的阿康每天要求自己工作十几个小时,完成四五千个零件。当被问及他是否觉得辛苦时,他只是说起了自己的父亲和家庭。
“我爸经常干到晚上2点,睡到4点又起来干。”那时的他并不懂什么“勤劳致富”,只觉得父亲太辛苦,自己也不能闲着。
支撑父子俩的力量是为家里盖一套体面的房子。此前,一家人一直住在三间平房内,泥土做墙,混进秸秆。江南雨季来临时,房顶几乎天天都在漏水。阿康从小就和姐姐们挤在一间屋子里,这间屋子的隔壁就是猪圈,“总听到猪在叫”。
在阿康的观念中,有房子才有家,而居住的环境则决定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。“我干活利索,追求速度”,为攒钱盖房而卖力工作的少年常常干着干着就睡着了。而一次疏忽,则让冲床切掉了他右手的一截中指。
2003年,他和父亲终于攒够了盖房的钱,二姐也考上大学。一切看起来再美好不过了,然而,20岁的阿康忽然被检查出得了肾炎。他到姐姐读书所在的杭州看病,此前,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。
“大都市确实不一样。”20岁的他一下子就被杭州的繁华吸引住了。他喜欢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林荫道,也喜欢西湖美丽的风景。而当这个小伙子抬头仰望那些高楼大厦时,他心里认定,呆在这里一定能赚到钱。
当身体好起来时,阿康并没有让自己多休息一阵子。他很快找了一份往返于杭州和金华之间的工作,为一家血液检测中心递送血样和化验报告。
在杭州的见闻还给了他更多的启发。他做起了一桩“倒卖”的小生意,大量批发当时在农村还很罕见的的万能充电器,拿到家乡低价贩卖。
最初,他一口气卖出去上万个。然而,这桩生意的门槛太低,很快就有人开始效仿。万能充的价钱越压越低,渐渐卖不动了。
“我想卖一点我独有的东西,不会被别人模仿。”那时的阿康苦恼地琢磨着。他认定自己是个“很有商业头脑的人”,一定能赚够钱,“在杭州城住下来”。